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种田养老养娃日常[七零]在线阅读 - 第49节

第49节

    两人搭好工作台就各自忙去,徐兰去准备午饭,唐启阳光脚踩进泥坑,暗中用异能搅动泥土,边弯腰挑出掺在里面的小石头。

    中午吃完饭,唐启阳提水冲一下澡,换上干净的暗绿色t恤拿两个麻袋出门。

    徐兰收整一下房间,坐房间门口把老旧的裤子缝补。

    孩子们睡一觉起来读书练字,三点多三个大的出去打猪草,两个小的在家在饭桌旁边画格子玩跳房子。

    快四点,唐启阳扛着几块捆在一起的旧木板、右手提着两个麻袋回来。

    徐兰忙上前接他右手提的两个麻袋,麻袋入手她“唉”一声问唐启阳:“挺重的,买到什么?”

    唐启阳放下肩膀上的木板说:“一袋是旧书,旧报纸,一袋是小块的木头、木板、木盒。”

    徐兰打开一个袋子,一眼就见散放着几本崭新的小人书,朝棚子下的两人喊:“晓岱,晓雯,有小人书。”

    晓岱和晓雯听说有小人书马上跑过来,徐兰把小人书拿出来给她们:“你们爸给你们买的,好好爱惜!”

    晓岱看手里的小人书两眼放光,爸居然给她们买新的小人书!

    晓雯也高兴不过她比较小,没有她四姐那么兴奋。

    徐兰继续看向袋子里,提出一小捆旧的小人书给两小孩:“拿去棚子下看。”

    两小孩提小人书走,徐兰再看麻袋下面是一捆旧书和一捆报纸,她提进房间放。

    重新出来把另一个麻袋里的小木头和小木板倒出来,分辨木头木板,椅子腿的樟木,老旧木盒居然是檀木,这东西好,三块不短的小木板是桐木,这厚度刚好做拖鞋……

    唐启阳喝两碗水提凳子到徐兰身边坐,眼睛看向老旧木盒低声和她说:“据说以前的徽商很有名很有钱,我们县里也有过几个大户,原主记忆里卢家祖上有人中过进士做过官,唐家出过一个举人,好像也做过官。”

    徐兰小声说:“以前学过历史,举人好像还不能当官吧?”

    唐启阳:“捐官,就是拿钱买。”

    徐兰:“哦”,怪不得队里的路和一些基础设施修建得还可以。

    “……”。

    晚一些,晓风晓语晓婕打猪草回来,见到小人书都惊喜不已,急忙去洗手擦干拿来看。

    小人书拿在手里激动得不行,以前只能羡慕地看着别人看,在旁边瞄两眼,多看一眼都不行,现在她们能拿手里看,还这么多!

    晓风激动和两个小妹妹说:“四妹五妹你们看书的时候小心些,不要把书撕破”,二妹和三妹不用说她们也会爱护书。

    晓岱说:“大姐,我知道,妈和我们说过。”

    那就行,晓风高兴翻起小人书,晚一些唐悦过来,她们依依不舍放下小人书去读书。

    唐悦要回去的时候,徐兰去后院把早上留的两个草莓摘给她说:“草莓种的不多,只能给你两个,不要嫌弃少。”

    唐悦惊喜说:“三婶,我第一次见草莓,和画上的一样,好漂亮,这么好的东西我怎么可能会嫌弃!”

    徐兰放她手里说:“拿回去尝尝。”

    唐悦高兴道谢:“谢谢三婶!”,三婶给的东西自己推辞过几次,三婶就和自己说做人要大大方方利索,不要推来推去,推来推去显小家子气。

    晚饭是徐兰和唐启阳一起做,晓风喂完猪和妹妹们一起看小人书。

    徐兰叫她们吃饭时还不舍,徐兰和她们说:“晚了,一会就天黑,明天早上再看。”

    煤油灯和蜡烛都不够亮,她们还小,晚上还是不要看了。

    几个孩子听妈妈的话收好小人书来吃饭。

    吃完饭忙活一阵后,孩子们进房间睡觉,徐兰洗好衣服晾上,和唐启阳坐在饭桌前,打开探照灯中档放一边,桌上有几块下午唐启阳带回来的木板。

    徐兰右手出现一把小刀,左手拿起一块木板,抬起右手拿小刀削木头。

    木头在她手里像软泥一样被切割成鞋底形状,然后稍稍削底下,削出浅的二齿鞋底,然后前面两侧用刀尖各通出两个小洞。

    徐兰把木鞋底拿手里看了看觉得可以递给唐启阳,唐启阳接过用一把刀口扁平的小刀打磨鞋底至光滑。

    徐兰再做另一只鞋底,两人安静忙活,忙差不多一个小时做出两对半鞋底,收工回房间休息。

    第二天一家人吃过早饭,唐启阳踩泥土,徐兰却是去上工。

    排队领农具时大家见她来上工有些意外,这两口子好长一段时间没有上工了。

    纪凤英见徐兰笑问:“小兰,家里忙完了?”

    徐兰微笑回答:“早着呢,晓风他爸做泥砖,我有空了。”

    纪凤英“诶”一声说:“我以为你们都用石头来建房子。”

    徐兰和她说:“采石头和拉石头都太用力,用来做地基就行。”

    “也是!”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2-11-08 22:37:43~2022-11-09 16:49:5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巴山小子 35瓶;温暖如昔 32瓶;庭庭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57章 是你见识少

    徐兰领了锄头跟着大家去种黄豆和花生的山坳, 路上她和纪凤英还有王秋花说话时发现一些女人悄悄看自己的眼神里有忌惮,以前的轻视消失,这应该是她对付王大萍的后遗症。

    忌惮正好, 省得常有人来找事,应付起来麻烦。

    王大萍低头沉默一个人走, 和以往和人说说笑笑有很大不同。

    不过大家谈得最多的是路两边长得比往年好很多的稻苗, 对丰收充满渴望。

    今天的活是给黄豆和花生培土, 大家依旧是慢悠悠地干活。

    来回远, 来回走路也是费力气, 中午大家是在地头吃饭,晓风提着篮子给徐兰送饭。

    饭盒里是马齿苋和面烙的饼子,颜色不好看但起码是干粮, 别人的饭基本上是玉米粥。

    为不引人注意,徐兰坐在一边快速吃完,晓风把她喝完水的竹筒拿回去, 留下带来装满水的竹筒。

    大家歇一会继续慢悠悠地干活, 中午和下午有些热, 一些人干活更慢,徐兰干活速度也放慢些, 她现在已经能轻易控制干活速度。

    她和唐启阳以前高效率的习惯和心态在放平, 开始习惯慢生活。

    傍晚徐兰下工回到家,发现家里多好几个小孩, 有男孩女孩, 围着石桌和自家三个小的孩子在看小人书, 见徐兰回来会喊:“三婶”, “三伯母”……

    徐兰微笑回应, 这里面有唐启荣家八岁的小儿子唐兴连, 她也没有不高兴。

    徐兰去洗手看向厨房,见唐启阳在里面切土豆丝说:“你挖土豆了。”

    唐启阳和她说:“嗯,吃野菜和笋真是吃够了。”

    徐兰说:“黄瓜长得快,这两天应该能吃,番茄也差不多”,茄子要晚一些。

    唐启阳:“挖土豆前我去看了,黄瓜再长两天。”

    徐兰问他:“浇菜了吗?”

    唐启阳回:“浇过了。”

    徐兰就说:“那我去做鞋帮。”

    “嗯。”

    徐兰先去右边房间看一眼,唐启阳已经做出一些泥砖,砖与砖之间隔着一条小缝从后面排列起。

    她回自己房间翻出孩子们洗干净的旧衣服,剪出稍微比较好的地方,折叠三层,叠成两指多宽的布条,在缝纫机上来回车。

    和晓岱玩得比较好的秀玲见三婶进房间好一会不出来,启阳叔还在厨房里忙活,和晓岱小声问:“真的是你爸在做饭啊?”

    晓岱骄傲说:“我爸妈做的饭都好吃!”

    旁边一个小男孩不屑说:“男人才不做饭。”

    晓岱傲气“哼”一声说:“是你见识少!饭店里的大厨全是男的,吃商品粮,工资高,天天吃肉吃白米饭!”

    天天吃肉吃白米饭!孩子们炸开:

    “真的吗?那我也长大也当大厨!”

    “我也当大厨!”

    “你们会切菜炒菜吗?”

    “不会。”

    “切,什么都不会,谁会要你?”

    “……”。

    唐启阳炒土豆传出来的香气令小孩们咽口水,想当大厨的信念更重。

    吃完晚饭,徐兰就把车出来的两个鞋帮缝到昨晚做出来的两对木头鞋上,昨晚做饭鞋底是两个大人的。

    她缝好自己的穿上试了试,鞋帮大小刚合适,就是一边缝两个地方不够紧实,后面的鞋可以多钻通两个小孔,穿起来应该更好。

    她接着快速给唐启阳的缝上让他试穿,唐启阳穿上走两步说:“很不错。”

    徐兰和眼神渴望的孩子们说:“明天晚上你们的就做好。”

    晓风迟疑问:“妈,会摔倒吗?”,木头鞋子很硬吧?另四个看向妈妈。

    徐兰和她们说:“这鞋是在家里穿,洗澡后穿回房间”,队里的石头路,外面不平的山路都不合适穿这个鞋。

    “哦”,原来是这样。

    晚上孩子们回房睡觉后,徐兰和唐启阳继续做木头鞋底,他们延长时间把五个孩子的鞋底都做出来,她们的鞋底徐兰给多穿两个小孔。

    次日清早,徐兰一早折旧布车出鞋帮,上午去上工的地方不远,中午回来吃饭后她用手量一下孩子们的脚背,快手把鞋帮都缝上。

    五个孩子睡一觉起来就有木头拖鞋穿,不过穿着走路很不习惯,晓岱和晓雯摔好几跤才会穿这鞋走路。

    徐兰傍晚下工回来就听晓岱报告:“妈,穿木头鞋我和小妹摔几次了。”

    徐兰问她:“摔疼了吗?”

    晓岱回:“不疼,我们现在穿木头鞋会走路了。”

    徐兰和她说:“那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