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明王冠在线阅读 - 第295章

第295章

    口口相传之后,这些事情就变了味。

    这也是李凉的目的。

    他算是读书人,有些聪慧,知道谣言的散步,不需要你多少什么,只要捕风捉影的说一点,其他人再传播开去时,就会添油加醋。

    何况他这件事并非胡说,当初梅殷叛乱之,动员士卒时就曾经说过这样的话:神棍黄昏,惑乱朝政妖惑后宫,以男色得宠于皇后,其人成婚,皇后宠溺之甚,无视纲常伦理,竟拿国库之银为其装潢新房,皇后失德,则天必降灾祸,然朱棣知之,竟乐意许之。

    这些话虽然当时只对京营士卒说过,但叛乱失败之后,溃逃的京营士卒四散,躲在应天城中,总有嘴不严的人对身边说起。

    这是事实,当时梅殷造反前动员,清君侧清的就是黄昏。

    于是这个谣言便有依据了。

    驸马梅殷就是因为这才造反清君侧的,他那样的大人物,在清君侧这样的大事上,怎么可能说谎,所以这肯定是真的,要不然驸马身居高位,凭什么好好的福不享去造反啊?

    要知道驸马可是太祖最青睐的晚辈。

    他可是朱家人。

    也正因为这个事,谣言才具有说服力,才能在短短时间内传遍应天。

    千万不要小看梅殷的影响力。

    李凉骨头很硬,他在府衙公堂之上,矢口否认,重刑之下依然不开口。

    但不是所有人的骨头都硬。

    他联络的那些溃兵之中,在纪纲的威逼利诱下,很快出卖了他。

    于是真相大白。

    得益于朱棣的一系列举措,围观民众一看,原来是这样啊,就说嘛,徐皇后素有女诸生的美溢,又编修了《女训》等书,怎么可能是沽名钓誉之辈。

    若真是如此,陛下也不会在发生这些事后继续重用黄昏,不见他连刺驾的罪名都免了,还重新当上了南镇抚司的千户。

    原来都是梅殷的阴谋。

    第240章 杀人诛心

    真相大白之后,清算。

    这件事涉及到天家颜面,根本不需要朱棣指示,纪纲手中的绣春刀就大开杀戒,只要是和最初散布谣言相关的人,全部问斩。

    省略掉秋后问斩的流程,直接一步到位。

    这一杀,直接杀了数百人。

    溃逃后潜入应天城,被锦衣卫捉拿住的溃兵死了,收容那些溃兵的人,也死了,溃兵散布出谣言后,最初传播的那几十个人,也死了。

    手段之铁血,可止小儿夜啼。

    然而就算如此,朝野内外,就是那些建文旧臣,也没人敢站出来冒一句杂音,更没有人敢跑到乾清宫去劝说朱棣仁慈一点。

    甚至连一贯很“圣母”的黄昏,都选择了沉默。

    李凉还没死。

    上元节这天,锦衣卫全体出动,京营亦是全副武装全城巡防:因为今夜,大明天子永乐大帝朱棣,将带着徐皇后一起,游上元灯会与民同乐。

    这个旨意早就宣了下来,民间亦是无人不知,连朱棣的游行路线都已经公布。

    仿佛深怕刺客不知道怎么找朱棣刺杀一般。

    所以锦衣卫和京营很紧张。

    乾清宫。

    朱棣斜躺在塌上,有一页没一页的看着一些章折,脸色黑得能滴水。

    旁边站了郑和和王顺,两人皆佩剑,南镇抚司千户黄昏百无聊懒的站在一旁,看着窗外的麻雀在柳树上叽叽喳喳。

    已经有柳絮飞扬,微风拂来,飘飘洒洒,恍若飞雪连天。

    很美。

    春天了。

    片刻之后,纪纲押着个身穿囚衣有点斯文秀气的中年人走进来,行礼道:“陛下,李凉已经带到。”

    朱棣合上书,看了一眼黄昏。

    黄昏上前一步,“李凉,我只有一点疑问,你在城内散布谣言,是梅殷的吩咐吗?”

    如果是梅殷吩咐的,那也太可怕了。

    梅殷简直做到了算无遗策。

    因为这个谣言,出兵平叛的事情差不多拖了十天,等平叛兵马到了福建边境,只怕梅殷的小朝廷已经在正常运转了。

    李凉笑着,“不是。”

    黄昏有些讶然,“你自己想出来的主意,可你没想过吗,这只是个谣言,站不住根脚,迟早暴露你自己,一旦暴露,等待你的下场只有一个。”

    死。

    没有其他可能了。

    李凉看着榻上的朱棣,忽然爽朗大笑起来,“甲申年一月,荣国公梅殷,拥陛下于泉州府登基为帝,昭告天下讨伐逆贼朱棣,先帝旧臣云集响之。”

    顿了一下,“想必数日之后,消息就会传遍整个天下!”

    朱棣脸色越发难看。

    就手中一封章折丢到李凉脚下,“不用等几日了,今日朕已经收到了。”

    李凉拿起来一看,大笑不止。

    声震屋宇。

    章折是来自比邻福建的金华府。

    只有一件事:甲申年一月十一日,梅殷抵达福建泉州府,据谍子消息,梅殷将拥立朱允炆幼子朱文圭,登基为伪帝,年号拟定为顺天。

    梅殷动作很快,从他叛乱到抵达福建,竟然只用了半个多月。

    这几乎意味着小朝廷将要立起来了。

    朱棣冷冷的看着李凉,“建文有恩与你?”

    李凉收敛笑意,摇头。

    朱棣又问,“梅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