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网游小说 - 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在线阅读 - 第873章

第873章

    系统会自动根据战斗贡献来确定积分,将目标消灭之后玩家立刻会解散队伍,寻找下一个可以加入的队伍。

    如果遇到几十个或者上百个敌人聚集的据点,这块地区则会在地图上标记成红色,那些配合默契的长期队伍就会入场,然后共同推举出一名临时的指挥官,啃下这块大骨头。

    化整为零的玩家,总能够利用情报的优势,达成某个地区人数和战斗力的优势,然后轻松的吃下敌军。

    蔡文景在城外的据点,就这样一个个被拔出,推的最快的玩家已经能用望远镜观察营州城了。

    而这支派出去联络城外的骑兵,很快也被饥渴的玩家们盯上,成了玩家眼中的猎物。

    蔡文景也从没有打过这么憋屈的仗,和之前的一样,出城的骑兵石沉大海,连一个通风报信的人都没逃回来,这下子蔡文景总算是认清了形势,不再派遣小股的部队出城了。

    不过蔡文景不出城,玩家也没有实力攻进城,双方就这样隔着营州城对峙起来。

    李福生擦拭了一下弓箭,营州城外已经没有敌人了,百无聊赖的他刚刚猎杀了一只山鸡,正在雪地中烤山鸡吃。

    其实这种野味口味并不如驯养的家禽,山鸡的肉吃起来又干又柴,李福生吃完了一只山鸡后,收拾行囊来到了一处玩家的聚集地。

    聚集地是玩家们组队接任务的地方,只可惜现在城外的敌人已经被扫荡干净了,聚集地也没有了前几天的热闹。

    聚集地里还有一些和李福生一样的无聊玩家,他们聚集在一起聊天吹牛,等待任务面板上新刷出的任务。

    “这蔡文景也太龟孙了,缩在营州城里不出来,害的我的十连杀成就的没能拿到。”

    “都怪我们前几天太保守了,感觉亏了一个亿的经验。”

    “可不是嘛,营州城里的兵不出来,我们可要怎么杀啊。”

    “只能等大神再开发战术了,能跟着大神后面喝点汤也是好的啊。”

    第五百八十一章 焦头烂额的皇帝

    蔡文景虽然不知道这是谁的部队,但是玩家部队的特点他很快摸清楚了,那就是—“贪”!

    对,玩家军队的特点就是贪,只要有机会他们就会和鬣狗一样冲上来咬下肉来。

    而蔡文景确实也很会用兵,他开用小股部队作为诱饵,引诱玩家袭击,等到玩家上钩之后,蔡文景就会用大军杀出来,灭了几个贪功冒进的玩家团队。

    不过在吃了一些小亏之后,尉迟信也下令禁止在营州城附近十里内进行伏击行动,玩家们对于蔡文景设下的诱饵也有了抵抗力,毕竟和经验值相比,一条命可是值钱多了。

    于是一场对峙就开始了,一场奇怪的围困战开始了,明明只有两千的玩家,却围住了一万多人的蔡文景部。

    蔡文景明白自己只要突围,可以很轻松的突破两千人的封锁,可是离开营州城,这白茫茫的地方还有什么地方可以去呢?

    和蔡文景同样迷茫的,还有吞并榆关的史朝义。

    史朝义扎营的地方能够看到榆关,但是知道了唐军拥有那种大规模杀伤的武器,又知道了唐军拥有海上进攻能力,所以史朝义特意避开了火炮的射程。

    在榆关内的张广德郁闷的发现,榆关的城墙大炮和海上炮艇,都打不到史朝义的军营。

    史朝义也是个颇会用兵的,他每天轮番派遣部队上前挑衅,到榆关城门前骂战,搞得玩家们非常的郁闷。

    可是尉迟信交代过,守住榆关才是第一要务,所以张广德只能严令玩家禁止出击,只能每天派出巡逻船还以颜色。

    中原战场的局势,也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在史思明宣布再次叛乱之后,河南道北部的安庆绪残余贼部得到了很大的鼓励,安庆绪亲自带兵冲破了郭子仪在华阴地区的防线,郭子仪只能继续撤退,在洛阳前三十里的地方再布置防线。

    贼兵再次威胁洛阳,这引起了长安的震动,皇帝命令郭子仪和张巡一定要守住洛阳,切不可让东都再次落入贼人之手。

    李辅国带领的三万神策军也抵达了洛阳,这一次李辅国也知道此战关系到大唐的国运,他也没有作妖而是痛快的移交了神策军的指挥权,自己只是带着几个干儿子负责后勤补给,坚决不插手军务。

    前线同仇敌忾,郭子仪总算是重新布置了防线,挡住了安庆绪的进攻势头,不过洛阳城内的百姓们依然会听到喊杀声。

    张巡带领士兵每日在城墙上巡逻,也无法驱散洛阳百姓几年前被安禄山破城时候的恐惧,各种流言在洛阳城中传播,恐慌的百姓都想着尽快逃离洛阳。

    可是如今洛阳已经军管,城门全部封锁,张巡每天为了安抚城内百姓都焦头烂额。

    长安洛阳是大唐两京,洛阳也是长安的门户,洛阳这样,长安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

    长安城刚刚恢复起来的热闹气氛一扫而空,长安百姓再次开始担忧大唐会不会重蹈覆辙,和几年前一样丢了洛阳再丢长安。

    可是前线这个样子,朝堂内部的分歧却更大了。

    东宫和齐王手下的官员,都在弹劾郭子仪带兵不力,要求追究郭子仪河阴之败的责任。

    好在李亨也是经历过好几次惨败的“成熟皇帝”了,他知道如今最大的问题不是追究郭子仪战败的责任,而是尽快稳定军心挡住安庆绪的反扑,李亨这一次不仅仅对参奏郭子仪的奏折全部留中不发,还触发了几个闹得凶的御史,总算是压住了局势了。